《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Ch01 知识管理与认知优势

王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还有句话:战术上的勤奋,弥补不了战略上的懒惰

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什么是深度认知?

有深度的认知: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进一步: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所谓的临界知识

如何提高深度认知?

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为什么大多数人学习层次上不去?

李叫兽的例子,90后的他写出的文章比多年资深的行业专家写出的文章还要好,这是为什么?

原因:问题并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够聪明,而是我们的努力有一个重大的误区。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李叫兽: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

X型文案:像你语言学家丶修辞学家和诗人,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想创意丶查词典和构思修辞,以想办法用华丽的表达来描述产品。
乐享生活,畅意人生
Y型文案:不太擅长华丽的修辞,但却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了解用户想的是什么,想要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影响用户的感受。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X型文案就是在用语言的华丽来掩盖内容的空洞和思考的缺失。
为什么要选Y型文案,它做的是用户感受的设计,目标是让文案变得更容易被用户感受到,而不是变得更加费解。

这个道理是第一次被李叫兽发现的吗?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此前有无数人讨论过。比如在奥美创始人奥格威的经典著作《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奥格威就说过:“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得引人入胜。

事实上,任何一个广告/文案从业人员都知道洞察与言之有物是最最基本的入门准则。但是,我们看到李叫兽的文章,仍然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为什么?

想一想,下面我列举的概念你是不是都知道?市场均衡、用户视角、看不见的手、认知偏差、复利效应、边际成本、规模效应……

然后呢?你每天的工作生活里是只有看到它们时才能想起它们,还是你遇到问题时它们就会主动出来?如果你真的明白用户视角,那么对于李叫兽、奥格威说的,你就都不会觉得意外——它们只是在印证一个你知道的道理罢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

notes|同样的道理,在计算机行业便是:数据库事务、索引、一致性、快速排序等概念,以为知道了,其实并不知道,因为在需要的时候它们并不会主动蹦出来。

阐述:我们努力学会了越来越多的业务套路,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notes|这可能是一种假象,你只是熟悉了套路,并没有明白底层的运行原理#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涌入:我们需要继续看新的书籍、学习新的技术、新的套路。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notes|我觉得可能之前做过的功能事后却不记得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偷懒,没有思考机械应用套路的表现,但凡你真正思考过的东西,是不会忘记的,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引入点,你就能回忆起大部分主干内容。我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即使我想到要用流程图,要写总结,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大脑的偷懒,企图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思考的缺失。我思考得太少了,我总是被情绪、感性左右,我应当合理发挥自己感性的特长的,而不是让它阻碍我#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是啊,我深知自己总是被同样的需求困扰却每次都想面对新需求的一样花费精力。#

原因重申:我们大多数人的学习层次一直无法提升,就是因为我们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这就像陷入了老鼠赛道,看起来一直在努力,可是其实是在原地打转。#notes|好像情侣之间的相处也是这个道理#

对应的方式: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要花80%时间在20%的临界知识上。

哪些知识是临界知识?(如何找到临界知识)

斜杠青年的例子:在有多个兼职的情况下,所谓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增加的往往只是一个“能力假象”。你更多的只是经历了一下而已,认知深度并没有增加。。。。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它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表面上看是在提升能力,其实都是肤浅地拿时间直接变现而已。 |这一点其实很有现实意义,很多人跳槽后端转前端,转人工智能,却没有基础能力的提高,风口过后,才知道自己在裸泳。#

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想要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足够了,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我们所谓的专业,只不过是认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恰恰我们大多数人认知现状就是:被标签框定了自己的可能性,只学习标签内的东西。这种认知,会极大地阻碍我们学习真正应该学的知识。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的事情那么多,我到底应该学习哪些无用的知识呢?在我看来,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临界知识”。

三个级别的知识:
1. 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notes|对于程序员来说,各种学习资料、博客文章都是属于这一层知识#
2. 专业必修课:这里的专业能力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地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
3. 通用必修课:这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无用”的知识,可能会在战略层面上为我们发挥“大用”。
3.1 咨询公司的例子:我在会上所说的内容,只是我认为分析任何一个战略格局都需要思考的基本问题而已。可是我们却很容易陷入自己所谓的“专业”和标签里面,忘记了最基本的规律。所以我坚信:掌握临界知识,深刻理解底层通用规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这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价值。
3.2 应该学什么: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都应该学。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然而,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4. 如果已经决心学习临界知识,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在第二章讲解学习的基础工具:底层思维和方法

Ch02 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

低水平勤奋陷阱

what

读书作为一种最基本而又重要的方式,可是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发现临界知识,

原因:读书的方法有问题,读书的方法太原始。。。从上学开始,老师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似乎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遇到启发的句子就画线或者摘抄。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记录新知识的过程。可是那些摘抄下来的名言警句,让我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听过了无数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在原始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勤奋

how improve

现状:可怕的是,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读书的方法是低效落后的。我以为我读完书记不住,是我记忆力的问题。#notes|就像我做完需求却不记得了,以为是我记忆里的问题,很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 而且,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大家说:读书之后都忘掉是正常的,我们把知识内化成能力了。这很荒谬!可是我连自己读了什么都不记得,还能内化成能力?

理论:事实上,内化成能力的知识,是最忘不掉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经典”的读书方法是低效的呢?原因很简单:阅读+画线/摘抄的读书方法是把一本书拆分成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理解和记忆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校行为。。。。事实上,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notes|一直在听这个规律,但从来就没有去做,去主动有意识地联系旧经验思考。#。。。大脑通过这种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特性,除了能够帮助我们记忆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以便于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原始的读书方法是: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看似节约了很多加工整合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新书,但却是买椟还珠,把最有价值的 工作放弃了。#notes|废话真多呀,一个道理来回讲,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庸人来说,也许多重复几遍就能有所有触动。#

方式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我不再追求速度,而是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仅仅是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会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能够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办法。我的读书成效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的状态。。。。为什么这个简单的读书方法却很少有人践行?#notes|因为大家都太浮躁了,都想快速成功# 或许是因为我们大脑的习惯是寻求新刺激,快速把书读完吧。#notes|其实能读书就不错了,还有很多人沉迷在视频、直播里面#。。。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的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两个心态

绿灯思维

  • 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
  • 关于学习方法,维茨金在他的《学习之道》中提出,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整体理论将学习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比如我大哥认为,自己天生不擅长读书,儿子也不擅长,而电视里《最强大脑》的人恰恰相反。他把自己的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所以,决定学习效能的因素,主要就是天赋了。而渐进理论则不同,它更倾向于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 如果在春节的酒席上我拿出这套理论告诉他“你这个观点不对,学习是一个通过训练提升能力的过程”,你觉得他会欣然接受,改变观点,从此发奋图强吗?我想,这种情况多半不会发生,更可能的情况是,他拿出更多的例证来反驳我,说明为什么人是天生有差别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涉及影响学习效能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notes|因为他会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如果他承认了我的观点,那么就意味着过去他一直宣扬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这会让他的处境更加难堪 。。。有时,大家争论了半天,讨论的都不是一个问题,只不过是因为在讨论中觉得自己受到威胁了,就赶紧开始反驳了。
  • 基本归因偏差: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
  • 红灯思维: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比如,同样是这个老板,他听完咨询顾问的意见后,可以这么想:“嗯,这个观点虽然和我过去的做法不一样,但是仔细想想,一定有有用的地方。比如,如果我能够先倾听再沟通,就能让员工充分表达意见,可能产生新的创意;而且,充分沟通,也能避免我们讨论了半天才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儿;还有,理解和倾听,也是和员工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 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要真正做到绿灯思维却不容易,我们还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其实,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
  • 总结:想要通过接触新的观点和知识快速成长,就要面对与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激起自我防卫。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第一个底层心态——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这样下次我们再面对挑战时,就可以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

以慢为快

  • 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阻碍我们融会贯通的原因,恰恰是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阻塞”,没有“结硬摘,打呆仗”地把它攻克,导致我们一直有“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知识阻塞”。
  •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其实还是二八原理,把80%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面。。。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都是非常值得的。
    • 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在读塔勒布的《反脆弱》,其中有一个很核心的概念:非线性。对于这个概念,我总觉得理解有一点模模糊糊的,有点说不透。有天晚上有时间,我就把书拿出来,仔细琢磨这个问题。结果我在反复查阅推敲的时候豁然开朗,立刻明白了查理·芒格说的“寻找错误定价的机会”和巴菲特说的“投资的20个孔”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突然理解通透的激动、兴奋和成就感真的难以言表,就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我再赶紧拿出芒格的演讲和巴菲特的相关章节看,果然前后理顺了,而且立刻对《反脆弱》整本书的理论体系和推演逻辑有了新的认识。
    • 前一段我在罗辑思维录节目的时候,看到他们公司书架上放着一本书:《六个月学会任何外语》。我很好奇作者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在很短的时间,学会通常认为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的技能。当时我没时间看,便顺手下单买了一本。买回来一看,这本书里面的核心方法基本也就是: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在他计划的6个月时间里,不会一上来就学习什么语法、修辞之类的,反而要在开始花大量的时间去训练那些你真正会用到的语言内容,并把所有不重要的“假问题”全都抛开。比如,作者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应该花不成比例多的时间研究最基础最核心的环节:什么在影响你的沟通?然后在这个环节下硬功夫死磕。一旦这么做,你很快就会发现,把最基本的环节打通之后,再有新知识就能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只要把新知识中的阻塞打通,就能够和原来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经过6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完成绝大多数的日常外语交流了。
  • 总结一下: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时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把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

三个底层方法

学习的本质

  • 学习的本质: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在我看来,“见识的多少和知识量的积累”与能否深度思考,关系并没有那么大,至少谈不上是“根本原因”,因为深度思考根本不是“肤浅思考”的积累结果——它们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肤浅思考的认知前提下,通过增长见识和扩大知识量,一个人不大可能变得思考深刻。#notes|同理,创作能力与阅读量/写作量的积累也没有根本性的关联,创作能力也通过深度练习获得结果,而不是码字的数量#
  • 假设: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思考肤浅,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 有时候,向外求,不如向内求。我们越是想要提升自己,越是订阅各种公众号、看技巧文章、买畅销书籍、参加牛人分享,反而越少关注自己本身:临到自己,生活似乎照旧。就像韩寒说的,听过太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 让自己安静,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 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花时间反思。我们以为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可能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
    • 在我看来,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只不过,只有通过精心的筛选和仔细的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道路,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加速改变旧假设、发现新假设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反思

  • 反思: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 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这种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我称之为“跳跃性假设”——跳开理性思考的环节做出的假设。。。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我们成长的过程,便是让我们的假设更加接近事实的过程。而跳跃性假设,由于省略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假设。。。如果我们一直被跳跃性假设绑架而不自知,就会永远播放同样的磁带。如何发现跳跃性假设,让我们产生新的解决思路呢?答案很简单:放慢思考速度,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放慢思考的速度来审视“自己做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其他方法吗?”“考虑的因素全面吗?”等问题,我们就更可能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反思,反思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错误应用的知识。这种反思练习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比如记日记的时候,回顾一天的生活,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决定,放慢自己的思考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 事实上,在某一阶段,对自己工作生活影响重大的跳跃性假设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它们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而一旦我们发现并改进了这一跳跃性假设后,便能极大地改善生活中很多问题的处理方法。
    • 这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四两拨千斤。就像我这篇日记中发现了“我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是进行负面思考”的思维习惯后,才有机会让“积极处世”的新思维习惯发芽成长。当我用新的思维习惯替代了旧的思维习惯之后,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种新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时间的节约,还有心性的修炼成长以及别人对我们做事态度和能力的信任。而这一切,源自反思帮助我们发现错误,矫正行为。
  • 每日写反思日志:反思日志不一定要记录大事,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入手,从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我们就能找到改进的办法。在我们公司,培训员工记录反思日志,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首先,我们要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来,然后才能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而这个过程,都是在锻炼反思的能力。
  • 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 (1)记录当时的感受、情绪和思考。
    • (2)把一天的事情进行分类记录,然后按照不同分类进行思考。这样就不是流水帐了。
    • (3)《晨间日记的奇迹》,九宫格日记,这种格式化的日记确实很有效,每个格子记录内容你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自定义。
  • 当我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时,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却和他人完全不一样。我慢慢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反馈。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
    • 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去对自己行为的可能影响进行主动管理。我们往往是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遇到很大的困难,把自己逼到一定状况的时候,才会去反思。而反思日记,是把反思这个偶发的行为变成了主动的、持续的行为。
    • 过去,你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入反思和思考可能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其实,不是这两三个月或者半年之间我们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而是这些细节被我们忽视了——这些宝贵的改进空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 现在,我们把反思反馈的频率强化到每天都发生,实际是在把成长的经验点一个一个积攒起来。如果能力增长是一条曲线的话,偶尔反思一下的人,其增长曲线斜率低、坡度缓;每天坚持反思、从生活经历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增长曲线就陡得多。
    • 而我们能够这样坚持每天写反思日记,反思的能力本身也会逐步提高。

以教为学

  • 以教为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思考自己所教的内容能不能真的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只有真正知道我们拥有的知识的局限性所在,我们才配真正拥有这个知识。
  • notes|自己写博客,其实就是一种“以教为学”,别人在看的时候提出的疑问,可能就是你之前没有想到的*

刻意练习

  •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记录

  • 大家都在写。可是“写”与“记录”是不一样的。我们大多数人的书写,往往是记下会议内容,摘抄读书笔记。然而,这种书写,如果不进行有意识的组织与目的化的话,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就很有限。这就像是福尔摩斯说的: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同样的道理,你只是在写,并没有记录。那么如何改变:如实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尝试记录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
  • 如实记录过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事实上,不靠谱的不仅仅是我们会扭曲自己的想法,甚至我们的记忆本身就很不靠谱。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
  • 记录帮助学习的第二个方面是:记录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看得见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的过程。。。前面讲如实记录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更有价值的记录,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等。。。为什么要记录这么多内容?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展,都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累加作用。我们当时思考不周全,除了自己对问题理解不透彻以外,可能自己当时的情绪状况、周边环境给的压力,都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所以,如果要复盘自己当初的决策,就不能仅仅记录事情的结论,更要记录可能影响判断的所有因素。。。除了记录这些影响因素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
  • 如果我们对过去一天经历的事情能够这样进行思考,那么我们的收获就要大得多。经常有人听到我说,我早上反思晨修常常需要2~3小时,他们会很惊讶:这么长时间干什么呢?我怎么写日记5分钟就没啥可写的了?。。。这就是原因。记录的过程,其实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而这种通过书写记录、调用知识来解构和重构问题的过程,才是记录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记录帮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付费购买

  • 我买书有一个特点:只要觉得可能会有用的,我就会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这和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不少人会说:我已经买回来的书还没看完呢,还是等我看完之后再买吧。这就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买书?是为了看完书吗?至少我不是。我买书不是为了看完书,而是为了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所以,一本书只要可能对解决我关心的问题有帮助,我就都买回来。我买回来也不着急第一时间把它看完,而是只花几分钟时间阅读目录、前言和结论,目的是了解作者这本书究竟解决什么问题,思路是什么,我关心的话题他是怎么解决的。这样,我不用读完这本书就知道以后遇到何种问题可以向它咨询。所以,我买书,是为了更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其他人把买书看作花钱,而我则把买书视为投资认知的理财。在我看来,没有哪个理财产品地收益率比提升自我认知更高。越早让自己的认知升级,就越能享受其带来的复利效应。

notes|者所说这种买书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目的,用来解决某个问题;就我的经验来说,买的一部分书是为了自己的爱好,比如植物、为了消遣,比如各种小说、畅销书,为了一时的冲动热情,比如各种技术书籍。第一种类型基本上就随便翻翻,第二种类型基本上就没看,因为大部分看的小说都是在手机微信阅读上看,第三种基本上也没看,学习这种事最难了。因为这三个原因,所以我现在基本上不买书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可以在下面评论区评论,也可以邮件至 jaytp@qq.com